增生性瘢痕是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修复而成的一种皮损。增生性瘢痕多见于外伤、溃疡和局部炎症病变引起的深达真皮层的创面愈合之后,是人体创伤或炎症愈合过程的产物。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的粉红色或紫红色肿块,表面充血、质地偏硬、边缘不突向正常皮肤,伴痒痛症状。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
疾病分类
增生性瘢痕根据瘢痕增生程度,可分轻、中、重度三型:
轻度
瘢痕隆起小于5mm。
中度
瘢痕隆起介于5~10mm。
重度
瘢痕隆起大于10mm。
增生性瘢痕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2类:
·
线性增生性瘢痕,如手术、外伤引起。
广泛生长的增生性瘢痕,如烧伤、创伤引起。
病因
增生性瘢痕是由于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维持的平衡被破坏,导致胶原的大量堆积而出现本病。虽然导致这种改变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与这种改变有关。本病好发于瘢痕体质者、多次手术者、术后延迟愈合者等。
主要病因
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维持着平衡状态。但在增生性瘢痕中,这种正常的平衡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的大量堆积。虽然导致这种改变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与这种改变有关。
外伤和皮肤疾病
大部分增生性瘢痕通常发生在局部损伤一年内,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文身、烧伤、注射、咬伤、接种和其他非特异性损伤。
家族倾向
增生性瘢痕具有家族倾向。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均有报道,特别是在多发的、严重的增生性瘢痕,其阳性家族史更为明显。
内分泌紊乱
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内分泌的改变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的增生性瘢痕发生在青春期。在妊娠期,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症状加重和体积增大,绝经期后瘢痕疙瘩逐渐消退、萎缩。瘢痕组织中孕激素和雄激素的含量均较高,提示病理性瘢痕的产生可能和性激素有关。
生物化学因素
增生性瘢痕中,胶原酶的活性较正常皮肤高,从而说明胶原的合成与降解间的失平衡不是因为降解减少,而是由于合成代谢不成比例的增加。
免疫学改变
最近几年,对增生性瘢痕的病因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认为是包括免疫球蛋白在内的特殊的免疫反应。在瘢痕形成以前,有一个典型的损伤后潜伏期(有时原发损伤不明显而被患者忽略),如果第二次触发(例如单纯的外科切除),则会很快复发,病变常常较前增大。该特点可被比作一个免疫反射弧,最初的接触导致致敏阶段、记忆形成和效用机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第二阶段类似于第二次免疫反应。
流行病学
88%的增生性瘢痕发生在30岁以下,病患年龄多在10~30岁,青春期前的儿童或老年人很少发病。增生性瘢痕在有色人种中更普遍,例如黑色人种和黑肤色的人较白色人种更易形成增生性瘢痕,比例大约为3.5:1~15:1。
好发人群
瘢痕体质者容易出现增生性瘢痕。
多次手术者,术后伤口延迟愈合者,术后感染者容易出现此疾病。
有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黑肤色的人较白色人种更易形成增生性瘢痕。
诱发因素
凡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Ⅰ度以上灼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均可能诱发形成增生性瘢痕。这些诱因诱发伤口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的大量堆积,形成增生性瘢痕。
症状
增生性瘢痕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的粉红色或紫红色肿块,表面充血、质地偏硬、边缘不突向正常皮肤,有痒、痛等症状。本病可并发关节活动障碍、心理、精神疾病。
典型症状
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
未成熟瘢痕
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红。在此期痒和痛为主要症状,甚至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溃。
成熟瘢痕
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充血减轻,表面颜色变淡,瘢痕逐渐变软、平坦,痒、痛减轻以至消失。
其他症状
局部皮肤破溃
在增生性瘢痕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红,可因搔抓而破溃。
瘢痕挛缩
广泛的软组织缺损导致瘢痕愈合后留下挛缩畸形。
并发症
关节活动障碍
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关节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妨碍了关节活动,可引致功能障碍。
心理、精神疾病
因皮肤瘢痕增生影响面容外貌,患者可有心理、精神问题,如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最后发展为抑郁症等较严重的心理精神疾病。
|